程予甬著作集

人類生存的空間有幾度?

人為了無限的未來而活著,未來看著愈長遠,生命愈充滿了活力,心胸愈是開朗。然在這無限的未來中,我們又將如何飛越無限…

只要有動作,你就可獲得動作的空間

有很多青少年沉迷於電動玩具之中,並不服氣的告訴人說:「您知道嗎?這是很複雜的遊戲,裡面有整個宇宙呢?」而我又曾聽一位服迷幻藥上癮的人說:「服藥之後,世界變得五光十彩,可以出現許多異象,或覺自己彷彿浮了起來。在這個世界上,確實還有許多迷人的小世界,譬如盆景,當你面對它,讓自己的想像在其中徘徊,那小小的石塊、草苔和迷你的亭樓閣,就像是另一片真實的山水……

關於宇宙的空間,我相信是一個真實的心靈和一個實在的外界,彼此透過一個實質的大腦,而相互發生關係,即產生了所謂空間知覺。簡言,空間知覺一半是我們的大腦,本身有容納察覺空間知覺的能力,而另一半是,實際的世界透過人的反感覺器官如視網膜或皮膚等,將各種刺激或接觸後的感覺,傳至大腦中去編織處理,而在人的腦海成浮現出各種空間景像或邏輯關係。如我們平躺著不動,只有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則各種物質的反射光波,刺激在人的視網膜上,神經將反射的光波強弱再傳入人的大腦中。而我們大腦將各種傳入的資料處理,經過差異性的對比,大略又分融合與分裂兩方式,而得結論。

故此時該一個人最多可運用的空間只有二度空間,即大腦處理方式(為n代表)融合、分裂2種,感覺的種類為m代表只有一種, 是視覺,則計算空間的方程式是 nm(即二度空間)。當然如果這個人又能活動。則視覺再加上觸覺,即m等於2, 22 為4度空間。若這個人又能聽,則另加上聽覺即 23 為8度空間,以上類推,我相信在人類主觀及客觀的研究中,空間是 nm 度的存在,是感官與智慧間聯續的交互作用而產生,譬如,視力不良的蝙蝠是活在聽覺與運動觸覺之中,而鴿子能萬里飛回故鄉,又可能是利用某一度空間做指標,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的四度空間,難怪如今已是歷史。

事與物與生命在空間中存在,是一個嚴肅的間問題,任何存在的狀態,都必須經過主觀與客觀同時的認定,方是真正的存在,也就是說,你主觀的看見了一隻牛時,一定要有其他的事物或生命同時間客觀的襯托驗証這一條牛的存在,時間長短是計算變化大小成效的單位o有些民族主義者,或是自私自利的人,凡事皆以自己主觀的利益為準,不知如無、他人或他物客觀的供給你,你與你們決不可長時間存在的。

一九一○年代美國的斯來法測定遠方的星雲光譜,結果發現光譜偏在紅色的一邊,利用光波波長理論,可根據紅色偏移的程度,算出星雲遠離地球的速度。於一九二九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布耳在一九二九年觀測幾十個星雲的光譜,得到一個確實的結論,星雲後退的速度與地球至星雲的距離成比例的增大,如果我倒過過來計算時間,星雲退後的速度依每離開一百萬年光年時,以每一秒的十五公里速度增加,則宇宙年齡約等於一五○億年,這也就是說在一五○億年前整個宇宙只是一個小原點。

笛卡耳在哲學原理一書中,記述「神創造了宇宙的物質,即一小原點,並對它賦予了運動,最初的一擊。」此亦所謂的宇宙大爆炸膨脹理論,故如此而來宇宙是先有了物質的運動,而後才有物質運動的空間,我相信宇宙的空間是完全開放的,亦是隨人類的「運動」與使用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