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予甬著作集

完全開放的社會

人為了無限的未來而活著,未來看著愈長遠,生命愈充滿了活力,心胸愈是開朗。然在這無限的未來中,我們又將如何飛越無限…

愈封閉的團體:組織、人與社會間的差距誤會愈嚴重

日本人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輸入一套法律和秩序,一個台灣人,只要安份守己,不參與高層次的政治,經濟活動,一般人都能享有殖民地人民應有的生命財產和基本安全保障,雖然日本人常常罵我們支那人,或者中國人,可是對於台灣的建設,並沒有因為人種的歧視而緩慢下來,而都是以長久建設為目標。台灣光復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如果有人問我台灣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只能用一句台灣的俚語,誰知伊是芋仔或蕃薯。

小時候父母教我們要尊敬老師,聽老師的話,可是我們上學第一天,卻發現以方言交談者要罰站,甚至被豎個牌子。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突然發現媽媽教他們語言,竟是學校被處罰的對象,這種對於種族認知的錯亂,對我而言,造成了對中國社會認知的困擾……。

人類由於有共同的意識,生理需求,為了生存而分工合作,漸成了社會。然由於個人特殊性趣與目的,隨分工而結合成各個不同的團體,例如營利性的企業。

然由於個人的興趣,或個人擁有的能力,而組成各種不同目的的團體,有些團體日漸興盛,有些團體卻日漸衰敗,我們歸類團體成功原因與運作的不同的團体,我們由參加者的伺由性意識,又分為獨占團体,與競爭團体兩種。在獨佔團体中,人是被迫參加,團体的規則是強制性的,且是封閉性的,規則的制定是領導者以本身的目的另自定的,並非完全依照,社會現況與潮流所立。即使團体內有民主式的投票,但在封閉性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的理念下,少數者的尊巖能力,權力無路可去,完全被多數犧牲,壓迫、而消失。這時團員,社會涀況,團体,三者互成制約關俘係。A,團員會參考社會涀況,而對團体作保留與否的付出。B,團体會因對社會現況目標而對團員作更深入伋的要求。C,社會現況方亦會因團体與團的鴻溝,而使社會的安定受到某程度的影響,三者均是成反比的互動。

我們舉一個國家團体的例子,政府權力愈大則人民自由愈小,社會愈安定。「其相對的結果」也是互動成反比的,即政府的制度的嚴苛,限制社會繁榮程度,人民創造力。

  1. 個人因自由的創意而得生存
  2. 社會對人的價值是分工而得互助
  3. 政府的價值是次序而得公義,三者互相制成反比互動。

在競爭團体中,人民可自由進出或使用,該團体在不斷的流動性下,與社會現況與個人自由完全一致,在此團体中,人的意志、能力,均可充分發揮,而團体在與人民互相逸選、擇競爭下,不斷融合與進步,故此團体是合乎人自由天性可長存的,例私人企業,獨立教會團体等。